大脑有没有老化,提前10年就知道了!手和脚发出的这些信号,很多人都忽视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当身体开始老化,各个器官的功能随之衰退,大脑也不例外。

  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在语言能力的减弱、记忆力的消退等明显迹象出现时,才意识到大脑的衰老。然而,事实上,早在10年之前,手脚就已经悄然传递出了预警的信号!

  大脑有没有老化,提前10年就知道了!

  2024年5月,发表在柳叶刀子刊《柳叶刀-老龄健康》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老化前,手和脚就会发出信号,最早在10年前就有征兆!研究发现,在老年人中,整体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呈衰退趋势。而且,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衰退比认知能力衰退早了长达10年。

  研究显示,1303名参与者的认知能力、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的平均值均有所下降。平均而言,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衰退早于认知能力衰退。

  值得关注的是,相比步态功能衰退,手部力量与大脑老化的表现更相关。但是,大面积脑梗塞与步态功能衰退的关联更紧密!最终研究发现:

  “手部力量衰退”可能有助于识别老年痴呆风险;“步态功能衰退”可能是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

  因此,密切关注走路姿势以及握力大小的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更早地发现疾病的信号,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步态改变与这些疾病有关!

  走路的步态有所改变,可能就是疾病信号!步态改变可能预示着关节系统、肌肉组织、神经系统出现病变。

  大多数时候,走路姿势只是个人的习惯,但如果走路姿势突然出现以下几种异常,而且快速进展,可能预示身体亮起红灯,特别是关节、肌肉、神经可能出现问题。

  01磁性步态——当心大脑积水

  这种步态就是脚抬不起步,总是搓着地走,类似于脚上绑了磁铁在磁场上走一样无法轻松抬起脚走路的步态。这种步态的人常常会失去平衡很容易摔倒。

  对于老年人来说,摔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能引发很多的并发症,致残甚至致死。

  在临床上,这种步态最典型的疾病是正压性脑积水。大脑的自然老化,以及脑出血、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脑积水。

  该类人群还可能伴随记忆力减退和排尿障碍(尿频、失禁或排尿困难)。

  02醉酒步态——当心小脑病变

  这种步态的特点常常是走路时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摇摇晃晃。出现这种步态要高度怀疑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小脑病变等,这些疾病的发生造成了小脑的损害,引起小脑功能障碍,就会出现这样的步态。

  03慌张步态——当心帕金森病

  这种走路姿势的特点是走路小步而快速,脚掌擦着地走,身体僵硬并向前倾,好像不能及时停住或转弯,有种马上要扑倒在地的感觉。出现这种走路姿态,可能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04剪刀步态——当心脑梗塞

  走路时,迈步像在画圈,两边膝盖常常贴在一起,走路姿势像一把剪刀一样,这种步态异常或是脑梗塞前兆。

  因为人体众多神经、血管都分布在双腿,脑梗塞会使偏侧肢体出现活动障碍,造成患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所以患者在行走中会以健康的腿做支撑,患侧肢体因腿部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在行走时靠身体的力量和惯性甩到前面,像圆规一样画了半个圈,从背后看形似剪刀。

  握力减弱与这些疾病有关!

  抬举、拉扯、扭转、抓取……这些日常动作无不与握力紧密相连。握力的大小不仅反映了上肢肌肉的力量状况,更关乎全身力量的均衡。一旦发现自己的手劲变小,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预警信号!

  01增加痴呆风险

  2023年发表在《老年痴呆症和痴呆症》上的研究指出,握力较大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具体而言,绝对握力每增加5公斤,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4.3%、12.6%和21.2%。

  02增加糖尿病风险

  2020年发表在《医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握力值增加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简单的测试如握力,可以作为一种快速、低成本的筛查工具,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出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患者。

  护好运动功能,做好这些事!

  1大步快走

  保护运动功能离不开运动!广场舞、快走、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至少进行120~150分钟。快走时,尽量甩开胳膊、迈大步子,以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一般来说,慢速走是每分钟80步,中速走是每分钟100步,而快步走则是每分钟120步。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应先热身,特别是关节的热身,以避免关节没打开,运动不协调导致受损。

  2保持良好的姿势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注意平时的走路姿势,保持良好的姿态。一般来讲,良好的走路姿势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昂首挺胸,重心稍微前倾,双手伸直放松,自然随着摆动,双脚步伐匀称,速度合适。

  3练练握力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来锻炼握力,比如拧毛巾,双手握住毛巾两端,反复做拧的动作。也可以通过握力器或举哑铃来锻炼,但都要注意量力而行。

  4补蛋白质

  蛋白质的摄入与肌肉质量息息相关,每天要摄入蛋白质。日常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控制脂肪的摄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铁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肉、蛋、奶、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为1.2~1.5克(例如体重为100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60~75克蛋白质),蛋白缺失严重的应达到更高的摄入。

  饮食应具有多样性,以谷类为主,杂粮占1/4~1/2,适量吃鱼、鸡蛋、红白肉、牛奶等,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天至少一斤蔬菜。

  5补足钙质

  补钙不仅有助于减缓骨质流失,对于维持肌肉兴奋与收缩、预防肌肉萎缩也很有帮助。特别是老年群体更要注重补钙,防止因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物,每天都应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牛奶以及奶制品每日推荐摄入量是300~500克。

  6常做家务

  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方式锻炼,比如提重物爬楼梯、整理衣服,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活动;扫地、拖地、擦窗、洗车等家务,也能较好地锻炼上肢和腰部。要注意的是,老人要结合自身关节健康等实际情况开展。

  7定期检查

  有时候,一些疾病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明显不适,导致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它。因此,可以通过定期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发现不及时造成重大疾病,或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上一篇:成都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高温天气,这些人群需格外注意!

下一篇:白露已至,在这个脑血管病的“多事之秋”,五类高危人群应注意

医院医生亲诊
查看更多 预约挂号

|成都西南脑科网上挂号平台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
QQ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