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猝死时有发生,有些猝死源于过劳或者运动,本质都是透支了身体机能的。而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大面积的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瘤破裂、脑梗塞和脑出血等。
猝死较大问题并不是疾病有多么难治,而是这些疾病以突袭的方式出现,让人措手不及。如果一个人平时很少体检、看病、吃药,这类人更容易成为“猝死”的对象,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身上背着“定时炸弹”,也不会在意身体发出的某些疾病信号。所以说,“猝死”并不一定猝不及防,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健康情况关注和了解不够。
血管相关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已经成为中青年群体主要的健康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血管相关的运动性猝死、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相关的血管病变等,静脉曲张、静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足、脑出血和脑梗塞等均属于血管性疾病。
目前,血管性疾病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已居位。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要原因,也是健康的 “头号杀手”。
肺动脉栓塞可导致猝死;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栓塞、糖尿病足等可发生于心、脑、肾和肢体,使组织坏死,不仅威胁生命,而且造成躯体残疾;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与静脉瓣功能不全均可致常年下肢肿胀、小腿色素沉着、瘙痒及溃疡。这些血管疾病患者处于“半残疾”状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重残。
因此,处于血管疾病危险状态的人群要有效避免发生致死和致残的血管事件,应该从重视血管病监测,维护血管健康。《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指出,需要做血管早期检测的人群包括:
1.年满14周岁以上;
2.已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包括临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减低)或具有肥胖、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体育运动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
3.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指直系亲属中男性<55岁,女性<65岁时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
4.有长期头晕等不适症状,尚未明确诊断者;
5.有活动后或静息状态下胸闷、心悸等心前区不适症状尚未明确诊断者;
6.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急性或陈旧性)诊断明确者及脑卒中病史明确者。
医生链接:赵俊辉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从事神经医学治疗临床工作30余年,曾任职于解放军部队医院。
擅长:脑外伤后遗症、脑萎缩、帕金森、脊髓损伤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