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十个中风九个瘫。”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从而造成发病后患者出现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每年约有250万人发生脑卒中,150万人死于脑卒中,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5年复发率40%以上。
随着观念及脑卒中疾病知识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医护人员意识到早期的重要性,但目前仍有一些地区,尤其是部分偏远地区知识普及率仍不高,人们对治疗还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是后期的工作,早期是可有可无的
部分医护人员和患者由于对了解不够,认为是后期的工作,早期是可有可无的,只是药物治疗后的延续性治疗手段,在临床医疗中起辅助及协助作用;认为只有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够起坐、进食后,不用输液后才能开始。
其实偏瘫的宜尽早开始,护理不影响患者的抢救措施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脑梗死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障碍症状不再发展24h后,脑出血可稍推迟至7天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可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治疗。
较新资料显示:较佳开始时间为14天以内。提倡的早期介入并未否定药物治疗的作用,提倡的是药物与并施,也就是的早期介入, 这样对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形成、提高肢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起到非常关健的作用。
同时,据研究表明:脑血管病患者如在1个月内开始,其能达到日常生活活动(ADL)自理者平均需80天,而1个月后才开始治疗者,要超过100天ADL才能自理,有时收获还不满意。
误区二:认为不过是按摩、活动肢体,家属能胜任此工作
是很复杂、很细致的小组的集体工作,细节往往决定患者今后生活和工作质量,不是一个人所能代替的。治疗有其严格的工作流程,的内容多种: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文体治疗、心理治疗、护理、吞咽障碍训练、认知障碍的训练等等。就拿运动治疗来说,其手法有多种,患者运动模式所处分期不同,治疗手法选择和组合也不同。没有专业知识的家属是不能胜任此工作的,也不是一两台机器所能代替的。临床中一些患者出现的继发障碍往往是早期护理不当或错误造成的。如家属抓握患者的患侧上肢上提、用不适当方法给患者穿衣及洗腋窝等可引起患者的肩关节损伤,从而影响患者手功能的恢复,重者患手成为废用手。
误区三:急于求成,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
有些病人和家属心急,患肢略能动就迫不及待地由几人牵着拉着开始进行走路或爬楼梯的强化训练,此方法不可取。治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调三级平衡:坐位、坐位平衡;站立、站立平衡;行走、行走平衡。如漠视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阶段,让坐位平衡不能保持的患者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极易损伤肩、膝、踝等关节,引起疼痛的发生,加剧错误运动模式的强化,增加病人运动的耗能,让病人对训练有恐惧心理、抵触情绪,导致系统训练的停滞。
误区四:急性卧床期宜休息不能动
脑卒中急性期是脑卒中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常被临床医师和家属忽视,而强调静卧不动。其实即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死及偏瘫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进行诸如偏瘫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转换、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治疗,可以预防褥疮,避免或减少痉挛并发症的发生,为以后多方面的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误区五:过分依赖医生或家属被动训练
有些患者病后心理震动较大,变得敏感而脆弱,对医生和家属过分依赖,缺乏训练的主动性,认为医生的手法、针灸才是治疗,自身的主动训练是没用的。其实对脑卒中患者而言,主动训练比被动治治疗果更佳,脑卒中治疗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是调动剩余脑组织功能的重组和强化残余功能,增强代偿能力,要求病人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将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提倡自我护理及训练,形成习惯,才有可能加快和巩固效果。病人出院后仍应坚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持续的进行神经锻炼活动,巩固已取得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活动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误区六:将训练与针炙、推拿及理疗混为一谈
一些患者存在错误认识,认为训练就是针炙、推拿及理疗。将训练与针炙、推拿及理疗混为一谈。他们之间理论、手法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互为补充。
误区七:训练只是肢体的锻炼
肢体的功能恢复只是训练内容的一部分,除运动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治疗等。所以需要各种治疗合力协助才能尽可能地使患者能回归家庭、社会,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