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让越来越多危重病人的生命得以挽救,但也有不少病人未能获得意识恢复,成为“植物人”。
“植物人”是一种俗称,医学界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指患者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而脑干功能相对保留,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有自发或反射性睁眼,偶尔可发现事物追踪,存在吸吮、拒绝和吞咽等原始反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植物状态患者数量已超过100万人,每年以7﹣10万人的速度递增。由于“植物人”病情特殊,缺乏有效促醒手段、无法评估治疗效果等原因,导致大部分患者的家庭会逐渐丧失治疗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家属所承受的痛苦与负担不言而喻。
当前,我国医学界对“植物人”传统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促醒、高压氧促醒、周围电刺激促醒、感官接触促醒治疗等,总体疗效有限,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神经调控技术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植物状态患者的进一步认识,手术促醒成为“植物人”促醒治疗领域的新热点。
神经调控促醒的手术目前有DBS、SCS和VNS等三种方式,DBS以调整意识神经环路活动的水平为主要目标,其作用部位更加靠近中枢调控的核心部位,理论上具有更高的调控效能。在脑结构形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DBS为优先选择。
什么是DBS技术?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俗称脑起搏器,原理是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通过脑起搏器释放的电子高频信号,刺激神经核团或神经通路,起到干扰、抑制大脑神经核团的异常放电信号,达到纠正、改善、消除相应症状的手术方式。
这种手术方式在1987年由法国的Benabid教授发明,起初是用来治疗帕金森病的。1997年,美国的FDA批准可以治疗帕金森病,我国在1999年引进了该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进,该手术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将DBS技术运用到“植物人”促醒领域,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更加精准,促醒效果更好。
重度颅脑外伤、脑出血等病因导致脑中央环路调节异常,引发严重而持续的意识障碍。通过在意识形成和维持的关键整合中枢中央丘脑的持续低频刺激,能诱发脑电活动的募集增加、反应增强及诱导脑电活动的调幅现象,从而达到激活和增强意识相关的脑网络活动,因此,通过DBS刺激来补偿中央丘脑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使基于这些网络(如记忆、注意、语言、及执行功能等)的认知功能得以恢复,达到提高意识水平的目的。DBS还有神经细胞修复作用及神经重塑现象,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术前评估很重要
“植物人”的具体状况、促醒时机因人而异,不是每一位“植物人”都适合进行DBS促醒。因此,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专业详细的术前评估,目的在于筛选合适的患者接受手术,以提高手术有效率。通过专业检查需至少确认患者脑细胞依然存活,有一定的疼痛定位,视觉追踪,保证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不然即使勉强手术,唤醒的概率也极低。
DBS虽是外科治疗,但它具有微创、可逆、可调、无毁损的特点,其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目前国内情况而言,手术促醒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促醒率约为30%,这意味着“植物人”苏醒仍是世界难题。DBS促醒疗法是对植物人治疗所进行的一种医学探索,对于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一个福音。
医生介绍
赵冬冬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特邀医生。200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擅长脑功能区肿瘤、难治性癫痫、帕金森、顽固性疼痛、面肌痉挛等的诊断与治疗,神经外科知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2007-200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进修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及功能神经外科,2008年11月到广州军区总医院学习术中唤醒麻醉。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